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媒体报道

创新,在产业化中延续

2006-05-08 信息来源:媒体报道

          本报记者 姜圣瑜 翟慎良
《新华日报》 ( 2006-05-08 第01版 )

  2005年10月22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南瑞继保视察,了解到南瑞继保的创新之路是以科研成果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回过头来又推动科研创新,这样就有钱,有人,有积极性。温家宝总理笑着说,这就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技创新。
  这话概括出了南瑞继保成功的经验。


  一个理论变成一个产业


  沈国荣的创业与南瑞继保的诞生,从一个国际领先的理论起始。这就是沈院士自主创新发明的工频变化量原理。

  “继电保护是应用性的技术,只有让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取代国外产品成为行业应用的主流产品,技术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是最近在南瑞继保采访时,公司领军人沈国荣院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沈国荣发明工频变化量原理后,最迫切的愿望也是解决当时电网存在的安全问题。

   曾在企业工作过的沈国荣,对技术的产业化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早在1988年,沈国荣就开始了快速继电保护的产业化探索。那一年,他的工频变化量快速继电 保护首次中标我国天生桥——广州和天生桥——贵州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工程。沈国荣带领技术人员经过三年奋战,新研制的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设备成 功投运,国外保护设备在超高压电网的垄断被一举打破。
  随后,沈国荣又以超前的意识,提出了微机化快速继电保护产业化思路。两年后,他果断地将这一思路付诸实践,将原来的微机继电保护课题组发展为完全走向市场的公司,现在的南瑞继保正是由此衍生而来。
   继采用“工频变化量原理”的输电线路保护取得重大技术和产业突破后,沈国荣又将该原理拓展应用到发电机、变压器和母线等电力元件保护范围,一举改变我国 乃至国际上元件保护原理落后,应用效果差,故障率高等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和应用的跨越。

   由一个理论到一个产业,沈国荣领军的南瑞继保成为国内电力保护和控制领域最大产业化基地。“做精主业,外延发展”,沈国荣把产业链条继续加长。他介绍 说,南瑞继保如今确立了五个产业发展方向——电网自动化产业链、电厂自动化产业链、高压电力电子产业链、智能化一次设备产业链、大型工业领域生产过程控制 产业链。


  “以创新之箭,射应用之的”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南瑞继保人看来,创新并不是确立一个宏伟的概念,去做惊人的一跃,而是一步步解决产业化中的实际问题,“以创新之箭,射应用之的”。
   南瑞继保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强大的ABB、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公司,国外公司的技术、工艺都是成熟的,即使南瑞继保的产品技术达到了他们的水平,在一些大工 程上仍然难见踪影。工程业主普遍有这样一种心理:用国外的设备出了问题,他们说尽到努力了,可以不负担责任,而假如用国产设备出了问题,这就有说不清的嫌 疑。

  这就是不争的现实,也是摆在南瑞继保人面前的一个大难题。“面对难题,我们惟有创新,让我们的产品超过他们。”沈国荣这样说。

   在南瑞继保公司采访,一面面整齐排列的屏柜正等待发往全国各变电站和电厂。全国500千伏继电保护的市场,南瑞继保已经占到了40%,远远高于西门子、 GE和ABB。陪同采访的南瑞继保总经理助理金勇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他指着一面屏柜的背后说,我们的产品,在这里是一个个接插件。它就像一个插 头,技术人员现场安装时,只要插上插头就行了。而国外公司的继电保护设备,在这个位置却要一个一个拧紧上百个螺丝。一台设备装下来,光上螺丝就得好几个钟 头。“我们产品用接插件装起来很快,用户觉得很方便,就用我们的了。”

  一个小小的“集成创新”让人看到了南瑞继保人的智慧。这些“小创新”、 “小窍门”在南瑞继保还有很多。比如,在安装和调试现场,南瑞公司的技术人员同样也有一件“法宝”。

他们每位都配备一个比书本稍微大一点的智能化全自动调 试仪。这个仪器被称作“傻瓜调试仪”。别看它样子不起眼名字也不好听,但非常实用。与传统的人工调试、经验调试不同,技术人员在现场不用接一大堆的仪表, 只要将一根模塑线插入插头,原来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20分钟就可以搞定,而且调试仪还能更新升级,使调试更加精确更加全面。

  像这样的创 新,在南瑞继保产业化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可以说,产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难题、不断创新的过程。正如沈国荣所说,“产业化的实践才是创新的土壤”,南 瑞继保技术创新的内涵,就是以务实的态度,通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努力去解决本行业存在和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前进一步,再解决一 个, 再前进一步,直到引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


  产业与创新比翼齐飞


  研发的高投入一直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南瑞继保创业十年中基本没有受到这个瓶颈的制约。在这里,创新成果会在最短时间内变成产品,产品又变成商品、货币,创新有了驱动力。正像沈国荣所说的那样,“产业化发展让我们的创新不缺钱”。

  产业化不仅给南瑞继保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产业化的实践也成了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的源泉。

  据介绍,南瑞继保在选择一个研发项目时,有几点必须首先加以考虑:第一,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二,是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第三,是否能够快速实现产业化。沈国荣认为,其中的第三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

   沈国荣的“工频变化量原理”拿了个世界第一。他的目标是取得更多的第一名。目前国家正在规划建设±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网。如此高 电压等级的电网,这在世界上尚无先例。沈国荣先走一步,自投资金进行了特高压电网控制系统的开发。如今,南瑞继保已设计制造了世界上首台±800千伏特高 压直流控制保护样机,建立了世界上首个±800千伏直流动模以及交直流混合动模实验室……

  基于产业化的创新有更为具体的感知,是南瑞继保创业与创新获得双丰收的重要原因。他们的创新从市场出发,为客户着想,具有实用性。南瑞继保有创新体系,有质量保证体系,技术+质量+服务,就能赢得用户。

  去年,无锡和苏州供电局要将原来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提升到数字智能变电站,对电站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南瑞继保公司立即组织攻关队伍,研制出了整套解决方案。电站近期将投运,这将是全国第一个数字智能的220千伏变电站。

  如今,南瑞继保的产业越做越大,不断创新也让南瑞继保一次次站在了中国和世界继电保护行业的高端。

  南瑞继保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得和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达46项。

  有一次,国家电力公司的领导在美国考察,GE公司的负责人对他们说,“世界上最好的继电保护是你们中国的。”

  由于我国电网大量使用了南瑞继保为代表的国产保护设备。1998年以来,我国电网再没有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而最近几年,这在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却时有发生。